培育新兴产业汇聚创新主体 智汇芯城赋能高质量发展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兴产业培育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旧动能转换速度。近年来,越城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抓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汇聚创新主体,形成了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等一批优质、高端产业。
当下,越城区正致力于打造高级集成电路产业示范区、省科创大走廊重要节点、全市创新驱动新高地,“智汇芯城”的目标已经明确。一个长三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杭州湾南翼的先进智造基地和绍兴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正在越城强势崛起。
以龙头引领产业迸发
8月中旬,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首台工艺设备完成进场安装,这也标志着“中芯绍兴”项目建设进入投产前的准备阶段。回顾“中芯绍兴”项目的建设,真正体现了“越城速度”。这个总投资达到58.8亿元的重大项目,从去年3月签订协议到奠基仅用了78天。今年6月19日,主体封顶,比预期提前了1个月。“将项目放在绍兴,是因为我们与绍兴、与越城有共同的成长目标,现在看来,这一步我们走对了。”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说。
“中芯绍兴”是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项目,预计明年3月实现主要产品量产后,整个项目将拥有2500名从业人员,其中工程师及以上高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达到40%。到2022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3.15亿元和净利2.13亿元,成为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微机电和功率集成系统制造中心。
集成电路产业,是越城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越城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中之重。像“中芯绍兴”这样的重大项目如期落地,其虹吸效应也在不断显现,天毅半导体、怡华电子、吉姆西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的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吸引了一批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等的相关项目。截至目前,集成电路小镇共接洽集成电路产业项目61个,其中头部引擎性企业6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15个项目已经完成签约或落户。
随着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入选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一心四园两区”功能布局日渐清晰。“按照‘建链、补链、强链’要求,我们已经编制出全产业链精准招商方案,逐步形成以‘中芯绍兴’等头部企业引领的功率器件、无线通讯、CIS、闪存、OLED共5条产业链,加速行业上下游企业集聚。”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说,今后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将和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产业集聚地接轨,计划到2022年实现集成电路主导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成为高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和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用平台汇聚创新主体
以“芯”为媒,越城区的新兴产业矩阵正在不断壮大。位于皋埠镇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经完成场外景观提升及建筑立面改造,13家涉及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智慧医疗等细分产业的科技前沿企业先后入驻,部分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装修,还有10余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与已经声名鹊起的信息技术创新服务综合体相呼应,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有望迅速成为越城区搭建创新平台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据介绍,医疗器械产业是近两年来越城区异军突起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区有医疗器械企业5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多家,上市企业3家,聚集了多个海外高层次创业团队。“这个项目将为绍兴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链注入强大的动力。”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全区计划打造“一院一平台七中心”,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中国大健康管理中心绍兴服务站、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绍兴市分会、产业基金的筹建工作。
筑巢引凤,以商引商。创新平台成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加速器”。在越城区,大到开发区,小到研究院,众多平台集聚起无数创业主体,聚合发展能量。除信息技术创新服务综合体、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之外,迪荡高创园、洋泾湖科创园两个大体量创新平台也正在抓紧建设。迪荡高创园将借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的优质资源及先进体系,打造大湾区“智能+”科技创新示范中心。洋泾湖科创园将围绕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产业引进大型研究院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团队,目前正全面发力精准招商。此外,数量众多的“小而精”的孵化研发平台也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创新动力,推动“越城智造”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大舞台。
让企业插上科技翅膀
增加创新投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捷径,这已成为越城区很多企业家的共识。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绍兴排名前列家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的企业,这家以生产生态环保新材料为主业的越城区企业,近两年来积极实施技术革新,建起了省级研究开发中心,并长期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新产品工艺研发和应用生产经验。“企业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兴欣新材料”负责人说。
借力企业主体的创新突破实现相关产业的质变。像“兴欣新材料”这样插上科技翅膀后实现飞速发展的企业在越城区并非个例。这其中,政府的推动功不可没。近年来,越城区相关部门开展“服务高新产业、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科技人才”专项活动,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同时,政府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对接各类人才、项目,深化与大学名校、科研院所及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帮助企业招引人才。目前,已成功吸引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国内重点高校,接洽优质项目50余个,预计投资1300亿元。
全方位服务、培育创新主体结出硕果。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12亿元,同比增长9.1%。累计上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1家,同比增长93%,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0%,申报总量位列全市排名前列。在今年揭晓的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中,越城区的“振德医疗”“国周纺织新材料”“震元制药”3个项目获奖,获奖企业数位列全市各区、县(市)排名前列。
来源:绍兴日报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