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 越城文明跃升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好绍兴 2021-01-19 09:21: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制度上自我加压的同时,越城区还将营造文明氛围放在重要位置。走在街头巷尾,乘坐公交电梯,打开报纸电视,公益广告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数千处宣传牌让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标注着它的精神高度。

  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对一座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成果的较高褒奖,也对城市综合实力、内在魅力、发展活力和人文素养的持续考验。

  无论是在绍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途上,还是在巩固创建成果的过程中,越城区一直以绍兴首善之区的标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植社会新风正气,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使全区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素质显著提升。文明的接力棒,正在所有越城人的手中传递。

  绍兴市“文明过马路 人人讲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越城区首届志愿服务交流展示会

  绍兴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现场会

  创建依靠谁,创建为了谁?创建伊始,市委、市政府就明确了以人为本、创建惠民的理念,越城区将这一理念深入贯穿于文明创建工作的始终。

  近年来,来越城区旅游的游客觉得这里变美了,越城区的居民觉得住在这里更有自豪感和幸福感了。“对标高质量,主动找短板,以环境提升为抓手推动文明创建向深向实向细走。”区文明办干部如是说。

  “没想到我们社区有这么多美景。”“是呀,看到大家的照片才发现。”一场稽山街道美东社区的手机摄影比赛让居民们不住感叹小区的变化。过去,越城区内不少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楼道昏暗、墙面污渍斑驳、绿化带被侵占等现象,百姓颇有怨言。通过专项整治,居民们发现,脏乱差的环境正在逐一被改变,文明新风正渗入城市的每个角落。

  不只是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城市管理中其他痛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区委区政府都在创建过程中着力解决。

  “五水共治”轰轰烈烈,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带头担任河长,实现了水清、景美、岸绿;“三改一拆”大刀阔斧,拆出了美丽环境,拆出了发展空间,也拆出了公道人心。其他诸如文明出行、垃圾分类、五气合治等,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提升着这座城市的颜值和气质。

  文明创建的过程中,乡村也没有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越城区以文明集镇创建为抓手,全域化推进小城镇文明行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生态改造、集镇秩序整治等,不少镇村面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文化礼堂在区内已遍地开花,“我们的村晚”“四季舞台”等文化活动长期滋润着基层百姓业余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渐入人心,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和广大农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在2017年省文明办组织的全省小城镇文明行动测评中,越城区东浦街道入选浙江省小城镇文明行动样板小城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和要义。越城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城市生活的角角落落,在推动创建工作长效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全区建立了文明创建“标准化+”推进机制,主动改革区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方式,从“一月一测评”变为“当月测评、次月测评问题整改率”,既要找问题,又要迅速解决问题。去年,越城区共下发整改单336次,整改问题3269个,有效整改率达96.8%。“压力大了,但干劲更足了!”干部们纷纷这样表示。“变化很大,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老百姓这样点赞。全市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在越城区召开时,书圣故里社区和云东社区打造“文明家园”“美丽小区”的经验获得与会人员的交口称赞。

  在制度上自我加压的同时,越城区还将营造文明氛围放在重要位置。走在街头巷尾,乘坐公交电梯,打开报纸电视,公益广告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数千处宣传牌让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越城区都会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元素和民俗特色,努力让老传统焕发新魅力,成为新民俗,不断巩固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

  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也扎实开展,越城区每年都要组织多种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和文化惠民演出。“做文明有礼越城人”“邻里节”“文明过马路 人人讲文明”等主题教育提升了市民文明意识,规范了行为守则,构建了和谐关系,不断引导市民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以人为本,创建深入惠民

  找准坐标,核心价值引领

  鉴湖水街

  在今年9月举办的越城区第二届社区文化节启动仪式上,朱启康父子等11位“越城好人”走到聚光灯下,受到大众的礼赞。

  浸润着浓厚人文气息和道德素养的“越城好人”已成为越城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去年,越城区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一时间,万余条带着普通人名字及善举的线索飞向区文明办。

  凭借大力颂扬凡人善举,一些普通人的名字在区内广为传颂:八旬老人何亮,一把铲子一个桶,义务清除城市“牛皮癣”近20年;“老吴热线”创始人吴岩兴,始终心系群众,践行“难事烦事来找我,尽心尽力帮助你”,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张惜民,日夜守护瘫痪在床的双亲,演绎了亲情的无价、孝道的伟大……近年来,全区有1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获省道德模范称号,7人上榜“中国好人”,23人被评为“浙江好人”。

  一个好人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则可以影响一座城市。为了把“好人”故事带到更多地方,越城区利用传统节日,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访慰问活动。孙端镇三条溇村兴建了好人公园,府山街道、迪荡街道纷纷建起府横好人街、崇德好人街等好人展陈基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大力宣传,好人好报的理念得以进一步传递,崇德向善的氛围在全区涌动。

  在榜样的带动下,向善、向上的种子深植于百姓心间。

  志愿服务在越城区蔚然成风。去年,越城区新成立17个“雷锋驿站”,2万余名志愿者加入,服务覆盖上万人。目前,越城区的志愿服务“平台链”已搭建成型,志愿服务已成为许多百姓生活中的常态。仅在今年3月份,全区就举办大型“雷锋广场”活动10场、小型“雷锋驿站”活动23场,服务群众1.6万余人。6月份,举办首届志愿服务交流展示会,表彰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例。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今年以来,越城区还加强对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技能知识的培训,建成区志愿服务学院。

  文明的种子已在古越大地种下,文明建设的燎原之火已经点燃。越城区将继续围绕“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协同全市域一起,构建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凸显特色,打造风尚品牌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