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补丁”沥海街道将崛起,拟划入越城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8月26日,绍兴市人民政府网发布一则意见通知,其核心内容为:
上虞区沥海街道拟划入越城区!
▲绍兴市人民政府网截图
注意,用“拟”是因为还是非正式,要走个公开征求《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意见的流程,如不出意外,结果基本是板上钉钉。
此次行政区域的调整,堪称重磅,对于绍兴市的整体发展布局意义很大。
首先,让我们看看关于调整方案中的几个内容要点,以及从中能直接获取的一些讯息。
▲绍兴市人民政府网附件文件截图
1
“上虞区沥海街道成建制划转越城区,其行政区域改由越城区人民政府管辖。”
直白点讲,就是沥海街道的“户口”将从上虞区迁到了越城区,沥海街道成为越城区下辖的“第16个街道”。
沥海街道所在居民,将由上虞区人变为越城区人。
2
“沥海街道东至崧厦街道,南至道墟街道,西至滨海新区(原绍兴滨海新城)、曹娥江,北至滨海新区(原绍兴滨海新城)。
街道面积4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万人,辖22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
对比越城区现有的15个街道和1个镇,即将划入的沥海街道,以街道面积排名,可谓名列前茅,但以户籍人口排名,却并不突出。
综合来看,沥海街道于越城区而言,将是一个“地广人稀”,施政空间很广阔的新街道。
3
沥海街道“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 83.12亿元,实现销售73.68亿元。”
从数据可知,沥海街道堪称产业强镇(街道),2007年时已是“全国千强镇”,块状产业特色明显,目前拥有一个占地约3500亩的现代化工业功能区。
2019年,沥海街道实现工业产值 83.12亿元,相较2016年的52.07亿元,短短3年翻涨了近60%。
这个产量,对比2019年越城区1268.08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占比也可达约6.6%。
4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行政区域东至上虞区,南、西至柯桥区,北至钱塘江。”
需要划重点的是,越城区行政区域将“北至钱塘江”。
这意味着,绍兴三区中少有不靠海的越城区,将向北直接接壤钱塘江,这也相当符合绍兴融入大湾区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随着沥海街道的划入,浙江省四大新区之一的绍兴滨海新区,也将完全归属到越城区的行政区划范围内。
▲沥海街道/图源网络
有人会有疑问,明明沥海街道就在三区大融合下的绍兴市主城区,从上虞划到越城的意义何在?
这得从2019年11月25日说起,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绍兴设立滨海新区。
根据批复内容显示,总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新区,空间范围内除了沥海街道是属于上虞区,其它基本都在越城区的下辖区域内。
所以,沥海街道的尴尬处境就是: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上虞区,在经济区划上又属于绍兴市的直属机构——绍兴滨海新城,眼下又被滨海新区托管着,导致沥海街道在哪边都得不到全面的支持和发展。
▲绍兴滨海新区区划图/来源绍兴头条
此次沥海街道正式被纳入越城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无疑是个双赢的结果。
对于越城区而言,由于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持,工业产值一直大大落后于柯桥区、上虞区。
虽然近些年开始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但发展醇熟尚需时间。
因此,沥海街道的划入,相当于给越城区打了个“超级补丁”,不仅带来了相当可观的产业支撑,也带来了更多可利用的产业建设用地。
另一方面,上虞区近年来已把产业集聚到了上虞杭州湾经济开发区,而对失去经济管辖权的沥海街道采取了近乎放养的态度。
对于沥海街道而言,相比上虞区,投入更需要它的越城区的怀抱,才会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上虞区沥海街道拟划入越城区”这个消息一出,让除了土拍之外已久无波澜的绍兴楼市,炸出了一点水花,但也只是一点。
毕竟,这其实是绍兴人早有预料的一个结果,种种迹象都有显示出来。在被划入滨海新区的近一年时间里,越城区与沥海街道在管理上也已建立起较为深入的关系。
7月2日,绍兴市政府公示的2020年度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中,有一条“调整优化绍兴市区部分行政区划”的内容,就有不少人猜测会是沥海街道。
▲文件截图
7月13日,沥海街道百万员工大培训启动,我们发现现场的主题画面上,直接就标注了“越城区沥海街道”。
▲沥海街道百万员工大培训现场实景
而且,沥海街道“嫁妆”丰厚,坐拥浙江邮电技术学院新校区、科创园、建面约2.4万方的东森商业广场、建面约7000方的滨海新城健身中心、滨海生态公园等齐全配套。
不难看出,不管是沥海街道还是越城区,对于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乐观其成的。
【责编:陈】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