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说丨姜维,让时代审美高度融于自然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如何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延伸与融合,是建筑师们经久不衰讨论的课题。
就像林语堂曾说的“较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身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
这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真正实现“中国魂,现代骨,自然衣”,这又何尝不是黄酒小镇如今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的根本法则。
因此,在这场建筑师说的探讨交流中,我们特别邀请了UNA协和设计的创始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姜维先生,为我们讲述小镇如何以自然为师,理解城市土地的文化与情怀,擘画出与自然相匹配的建筑与景观,以此达到“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的状态。
这一次,我们与姜维先生一起见证建筑回归自然美学,实现一座千年古镇成就“内外皆自然”的现代水乡江南境景。
一直以来,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大师都在力求追寻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他也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回到它产生的起点,极力地通过极限的尺度和巧妙的手法把建筑消隐在大自然中,弱化建筑的体量感,模糊建筑的边界。-CHINA STORY-
作为享誉国内设计界的大匠,姜维先生一直从山水逸景和古代建筑的神韵中,探索现代新中式的人居美学。
姜维在上海东方明珠游船码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系列国际竞标中胜出并完成工程设计。2000年主持的雷峰夕照景区规划,被誉为“杭州旅游排名前列站”,2016年主笔融创金成网诗园,这是融创东南的排名前列个“桃花源系”传统中式项目。继网诗园后,姜维又研创了融创TOP系壹号院作品——臻越院,及“城市封面湖居”滨湖湾。
山、水是滋养绍兴千年人文的珍粹,臻越院、滨湖湾这两个经典作品的建筑风格灵感便来源于山水城市的概念。在设计的构想中,姜维坦言地块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考量的源点,较大化体现绍兴水资源的价值。
臻越院,在方圆之间,兼得了城市的繁华与静谧,让高密度城市和高层建筑的尺度都消融在了“山水”之间。就像一座观赏大自然的剧场,春夏秋冬物换星移,风花雪月的美景轮替上演。
“滨湖湾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融合共生的”,在执笔设计有着“城市封面湖居”之誉的滨湖湾过程中,姜维思索着对自然、城市、人的尊重,通过呈现平静、丰盈的园区状态,构建现在城市封面湖居。
除此之外,姜维及其主创的协和设计多年以来积极投身于城市、住区和乡村的规划建设当中,并投射出对追求人类绿色与可持续生活环境的思考与巨大热情。
设计起源于对每一寸土地的尊重,并从中寻求艺术性、社会性、生态性的高度融合。为每一个作品注入新鲜的理念和创意,让设计服务能够超越城市的期望,实现商业价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平衡。
数次与江南水乡绍兴相逢,让姜维在闭眼间都能描摹出这座城市的美。
画稿·姜维因此,在解析【黄酒小镇】的建筑设计时,姜维取法融创数年经验之大成,在空间营造、景观规划等方面,以当代创新手法,为绍兴带来尽善尽美的水乡古镇新生活。
“在建筑与景观交接的地方学会顺应自然,把建筑融合在里面,而不是去彰显、去破坏。”
水,对于乌篷船、醇香老黄酒的绍兴人来说,是城市地域、风土乡情里最深刻的记忆符号。所以在“雲树湾”的设计中越靠近水岸线的地方,房屋越稀疏低矮,保留了自然水域,既能临水观景又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雲树湾’的建筑设计注重与绍兴当地建筑元素保持呼应。”
图·姜维提取古镇方格肌理,注入到高层外观的设计中,同时设计斜切面与方格面互相穿插,轻薄和厚重相对比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黄酒小镇·雲树湾效果图洋房区户型外檐借鉴迈阿密游艇风,在建筑的转角处采用弧形线条的处理 这一切设计元素的融合,让“雲树湾”远看时有浓厚的江南韵味近看又不失现代气息。
“‘雲树湾’的户型设计让业主有更多机会与自然对话,我们为业主设定了一个‘X空间’。”
画稿·姜维打开门时站在客厅看过去南北通透视野开阔成为厅的一部分,关上门时又变为独立的多功能用房,一房多用。
画稿·姜维而最优质的设计是270°转角观景阳台 坐在家里也可以沉浸在自然之中,给业主强烈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建筑与自然应当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消除边界,融入自然,以设计还原绍兴本真。
建筑美学融归自然,在这里你尽可以品读到黄酒小镇建筑蓝图的雄浑意境。
在姜维等诸位设计大匠的联袂中,黄酒小镇以建筑和居住为载体,不辜负土地深厚人文底蕴,让建筑与自然共生,缔造有生命力的城市精品。
未来,融创仍然会坚持以高度融于自然、契合城市审美与文化品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黄酒小镇用现代精神诠释后的文化回归与自醒,描摹出独属于绍兴的美学封面作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