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新引擎强势崛起 “发展高质量 奋战全年红”系列报道

你好绍兴 2021-01-19 09:21: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创新发展,新引擎强势崛起 ——越城区“发展高质量 奋战全年红”系列报道

【来源:绍兴日报】

【原标题:创新发展,新引擎强势崛起 ——越城区“发展高质量 奋战全年红”系列报道】

【作者: 记者 徐晶锦 文    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5G+智能制造”“互联网+”“云平台”等跨界融合激活产业潜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积蓄企业“长跑能量”……经济一线不断涌动的创新实践汇聚成蓬勃新动能,引领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越城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站在大湾区产业高地、长三角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立足浙江四大新区的定位,强化产业联动、创新驱动、平台带动,一个长三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杭州湾南翼的先进智造基地和绍兴创新发展新引擎正在越城强势崛起,不断夯实越城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石。

好项目接踵投产

“制造部,开始投片!”11月16日上午,中芯国际绍兴项目通过视频连线,将生产线通线投片的画面传到了2019中国(绍兴)第二届集成电路产业峰会现场。

在本次峰会上,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又添一重量级“选手”——长电科技。这家集成电路封装龙头企业正式签约落户绍兴,总投资80亿元,将打造占地380亩的国际一流水平先进封装生产线。

大项目好项目是经济稳中求进、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今年,越城区持续深入推进“项目突破年”行动和“大招引”战役,投资脚步稳健有力,经济动能蓄势待发。

在2019“同心·越城”大会上,10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170亿元。其中既有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也有5G信息中心、智慧灯杆等智能产业项目。

在2019中德高端制造峰会主论坛现场,12个落户越城区的中德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均为新兴产业项目。今后,德国的人才技术优势将与越城区的产业、市场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围绕产业链招商,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纷至沓来。11月16日,两岸集成电路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实施方上海中天传祺基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600亿元,将建设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同时导入200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当天,还有4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签约落户越城,产业链不断完善。此外,计划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48个项目正在对接之中。

一系列重大项目,一项项有效投资,力顶经济下行压力,夯实越城健康发展基础。从今年1至11月的数据看,全区121个产业项目开工105个,完成投资27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7%。总投资120亿元的5个市县长项目工程开工落地率居全市前列;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1个、省公建投资计划项目1个、省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重大项目双向推进计划项目1个、省“4+1”重大建设项目6个、省“五个千亿”投资工程26个。目前全区共签约引进项目118个,协议投资总额565.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4.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5.2%,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56.8%。

“我们把重大项目作为应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的‘刹车片’,全力保障早建成、出成效。”越城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说,重大项目投资大、带动力强,是撬动整个越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大平台引领升级

12月6日,位于越城区的中关村·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正式开园。浙江德汇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旅悦集团、智优沃等9家企业入驻,另有20多家企业正在对接洽谈,这些企业均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 

作为大湾区“先进智能制造基地”的主要承载区之一,越城区通过与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合作,建立中关村·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该园区也是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在浙江省内打造的排名前列创新综合体项目,将通过引进中关村成熟人才、资本以及孵化运行模式,构建高效的企业服务平台和先进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形成集产业、商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创新基地,打造杭州湾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示范中心。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在结构上做文章,撬动存量变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转型升级,产业平台集聚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皋埠街道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一批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企业相继入驻。据综合体运营管理单位绍兴澜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丁芳伟介绍,目前已有13家企业签约入驻,合计投资4亿元。

这是越城区提升区域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布局。“综合体是推动越城医疗器械产业提档升级的有效载体,是打破资源分割,让产业、环境、人才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重要平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结合平台,平台连接资源。越城区的产业平台建设坚持优势再造的发展理念,深入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以内涵提升促进平台能级提升,一个个平台载体相继涌现、壮大。

紧盯“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目标,越城区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入选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目前,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今年1至10月,49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7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出口交货值25.8亿元,税金1.3亿元。

越城、袍江、高新三区合一,以及绍兴滨海新区成立,越城区站在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之上。袍江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商贸服务业快速集聚;高新区则拥有健康装备及医用新材料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化基地、高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园区三块高级牌子;迪荡新城是目前全市城市形象最优美、人气商气较旺盛的现代化商贸商务中心;滨海新区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四新区”之一,将打造成为大湾区发展重要增长极、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杭绍甬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杭州湾南翼生态宜居新城区。

有效组织空间,整合要素资源,一个立足全市域创新格局、培育高质量发展势能的更大平台正在越城加速形成。

“两业经”活力迸发

一种新型环保无烟纺丝油剂,能使传统纺丝企业在在生产过程中油烟排放量降低90%以上。研发生产这种产品的,正是位于斗门街道的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我们抽调技术骨干,与江苏吴江一家纺织助剂厂历经10余年联手研发成功后,在公司纺纱车间全面推行使用这一无烟油剂,一年能节约1000多万元。绿色无烟油剂的推广将对越城传统纺丝行业的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佳宝新纤维总经理顾日强说。

从传统产业中脱胎而出,跨越到高端制造产业,佳宝新纤维是越城念好“两业经”催生出的新典型。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越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成色日益显现。

今年,越城区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契机,大力推动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作。目前,涉改的47家印染企业中,34家企业已整合集聚成5个组团签约落户柯桥;35家涉改化工企业将于近期初步确定改造提升方案。越城区全力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建设,点燃了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的“主引擎”。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越城区新兴企业更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排名前列动力,加快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排名前列家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的企业,以生产生态环保新材料为主。最近两年来企业积极实施技术革新,设立省级研究开发中心,长期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新产品工艺研发和应用生产经验。“企业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兴欣新材料负责人说。

近年来,越城区经信、科技等部门开展“服务高新产业、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科技人才”专项活动,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同时,积极牵线搭桥,对接各类人才、项目,深化与大学名校、科研院所及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帮助企业招引人才。目前,已成功吸引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国内重点高校,接洽优质项目50余个,预计投资1300亿元,进一步提升了越城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

在今年中德高端制造峰会上,不少嘉宾也对越城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印象深刻。“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成果,在越城很多产业领域都得到了嫁接,这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强的后劲。”

攻克核心技术,占据价值链高端,掌握市场话语权……一幅以唱好“两业经”为发展愿景的越城现代产业版图日渐清晰。

【责编:Z】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