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合一” 擘画城市新蓝图 “三调”诠释城市新发展

你好绍兴 2021-01-19 09:21: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时光回到2018年6月11日,这是一个将铭刻在越城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日子。

 时光回到2018年6月11日,这是一个将铭刻在越城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体制调整的相关部署,越城区(高新区)与袍江开发区合署办公,开始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一年多时间过去,机构设置、人员划转及各项工作交接……越城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勇担新使命,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有条不紊,平稳过渡。这项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绍兴主城区优势、高级开发区优势“双重优势”叠加,越城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首位度中心城区不断释放出新的内生动力。

调出了发展新动能

 越城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三区合一”,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越城区实辖面积的扩大。越城区实辖区域由2017年7月以来的381.5平方公里增加到493平方公里,与行政区划实现完全一致,人口规模达76万,经济总量突破880亿元。  

  增加近三分之一土地面积后,做强做大越城区这个绍兴市的中心城区,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以往,越城区的工作中心以城市管理为主,空间变大了,再加上高新区和袍江开发区这两个高级开发区的整体优势,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等短板得到了有效补足,越城区拥有了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的十足底气。  

  三区合一后,越城实力大增。袍江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商贸服务业快速集聚,集聚了向日葵、苏泊尔、古越龙山等一批龙头企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高新区则拥有健康装备及医用新材料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化基地、高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园区三块高级牌子,迪荡新城是目前全市城市形象最优美、人气商气较旺盛的现代化商贸商务中心。

  “小鱼塘养不了大鱼”,在完成管理体制调整后,越城区迎来越来越多的“大鱼”,这其中有芯片巨头中芯国际,有食品龙头顶新集团。总投资58.8亿元的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工程建设推进迅速,预计明年3月前将实现主要产品量产,项目达到产能后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今年1月底,总投资20亿元的顶新生鲜食品产业园项目与越城区马山镇签约。“康师傅”“德克士”“味全”这些品牌,大家耳熟能详,其背后的母公司就是顶新集团。

  统计显示,今年初以来,越城区实际利用内、外资,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引进等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为首批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之一,越城集成电路小镇建设规划区域横跨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截至目前,集成电路小镇已落户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超700亿元,在谈项目47个。  

  “此次管理体制调整,越城区的平台整合效应正在凸显。”绍兴市委党校教育长杨宏翔认为,我市开发区数量多但单体规模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及产业提升发展引进大项目的空间需求。集成电路小镇主要在高新区,但高新区面积相对较小,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高新产业集群,但现在产业已布局到了马山镇,产业发展空间得到大幅扩展。

调出了古城新活力

作为绍兴的中心城区,越城这个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既是绍兴的行政、金融中心,也是教育、文化中心,越城“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调整被赋予厚望,不仅要提高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还要提高城市形象、优化公共服务水平。

  一场全新的古城保护、城市规划在越城这个大棋盘上“排兵布子”。

  2019年1月,越城区再出改革新动作——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越城区从原有的12个街道调整为11个街道。

  此次区划调整后,越城区老城区2个街道以环城河外侧河沿为界,形成古城保护区。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之举,还是越城区唱好“双城计”的需要。区划调整完成后,古城保护和利用将进一步做实,古城的文商旅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古城保护和发展的一个个大项目呼之欲出,将古城打造成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大花园。投资60亿元打造阳明故里项目,尤其夺人眼球。阳明故里总用地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0.45平方公里。眼下,阳明故里整体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建成之后,阳明故里、书圣故里、鲁迅故里将呈鼎足之势,形成“一城三故里”的格局,大幅提升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  

  “区划调整后,北海街道承接了环城河以外的9个社区和4个村,辖区面积增加了约2.5倍。”北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国良说。越城区重点打造的迎恩门项目就在北海街道,包括8.8万平方米水乡步行街和10万平方米购物综合体,未来将打造成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复合型商业项目,成为古城游的重要部分。  

  政区合一,产城融合,优势互补,越城区实现“1+1+1>3”的效果,绍兴大城市建设的短腿正在被一一补齐。越城区委书记金晓明表示,越城区管理体制调整后,发展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政策叠加优势更加明显,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古城保护和利用,更有利于实现资源互补、政策叠加和优势扩大的较佳效果,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快速发展。

调出了都市新面貌

夜幕降临,袍江世纪街商圈的各种灯光依次亮起,袍江人也已习惯在家门口逛街、吃饭、看电影……享受“大都市”的生活。袍江商贸服务业日渐丰富,今年9月13日,袍江排名前列大型商贸综合体——宝龙广场开门迎客,3万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体为袍江商贸发展注入新动力,将成为袍江区块的商贸新地标。  

  越城、袍江开发区、高新区三区合署办公后,全区的要素资源不断向袍江区域倾斜,袍江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一个接一个,一座“产、城、人”三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徐徐展现。  

  越城区在袍江区域开展的“拔钉清障”攻坚战就是很好的例证。袍江开发区在历年来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拆而未用、拆而未清的地块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项目引进、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的速度和质量。完成体制调整后,越城区充分发挥行政区在社会动员能力上的优势,强势开展“拔钉清障”专项行动,腾出发展空间达4000余亩,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落地。  

  越城区辖区内,四条智慧快速路正在抓紧建设中,二环北路是其中之一,“老绍兴”对其更习惯的称呼是“北复线”,与之对应的则是“南复线”。越东路智慧快速路也是其中之一,这条快速路将串联越城区主城区、袍江开发区、滨海新城,连接杭甬高速和绍诸高速,建成后既方便市民出行,又带动片区发展。

  管理体制调整1年多来,古城保护和利用时不我待,新城开发建设热火朝天。绍兴博物馆、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新绍兴美术馆……古城以北、梅山江两岸的镜湖新区,处处是催人奋进的建设场景。熟悉绍兴的人都知道,镜湖新区曾是绍兴不起眼的万顷沼泽地,而今却是主城区城市建设的主阵地,一个个城市建设项目渐次拔节生长,一座现代化新城迅速在梅山江畔初具雏形。

来源:绍兴日报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