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朗清园 | 明清合院,传承绍兴的院落情怀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为中国流传千年的生活载体,院子所包涵的诗意、礼制和境界,蕴藏着国人世代传承的家国情怀,更彰显着当代生活雅致、诗意、智慧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正如“院和宁,家和兴”,作为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生活哲学,家和院,从来都是融为一体的。对每一位国人而言,回归院落不过是回归千百年来,人们心心念念的能感知自然气息,不为外界所打扰的院落生活。
然而今天,从飞檐翘角的屋檐、到全国寻觅的黑松枯山水,再到亭台楼阁的江南园境,中交·朗清园,将明清合院的传统格局完整复刻于此——粉墙黛瓦和古色古香的漏窗,让建筑显得低敛而厚重;歇山顶、木门铜锁等古代建筑特色的运用,以“传世珍藏”的文化寓意,为绍兴打造真正的里程碑式的明清中式合院作品。
“对于中国人而言,有了一个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有了着落。”建筑学家梁思成笔下带院子的房子,是每个国人的栖居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院子,或繁花盛开,或朴意简洁,它阻隔了城市的喧嚣与尘碌,给予了生活一方宁静悠然。
院落为家,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更是根植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生活艺术和人文精髓。在这一方围合的院落下,不仅记载了代代传承的生活方式和家族温情,也赋予当代人雅趣理想的生活方式。
当您置身其中,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般的隐秘逸境——青砖铺就的路面、绿树点缀的院墙,以及清池里的游鱼,一草一木皆成为院子的四季风景;您还可以与家人在院子里莳花弄草、对弈赏月,或花静鸟喧,品茶闲读……一卷世代同堂共享天伦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青砖石板、粉墙黛瓦,中式漏窗与院墙之间围合的院子”,自古以来皆是文人雅仕心中的“白月光”。
晏殊一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多少人心生向往,在盛开着梨花的小院里静心细赏;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记录了,自己在院中赏花待雪的场景,令无数文人效仿;而明人陆绍珩更记下了院居生活,“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院落之乐,在于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丰盈,让无数人完成了对生命的观照。从杭州的胡雪岩故居、郭庄,到绍兴的鲁迅故居、沈园......,中式合院,无一不承载着名门望族的专属居住形态,成为无数雅仕的居住眷念。
今天,中交·朗清园于一处「天地风景与文化精神的两湖之畔」,汲取「中国院落文化」的精髓,以「低密亲湖」的院落表达方式,守护当代绍兴人内心的居住理想,还原骨子里难忘的湖居院落情结。
“曾几何时?儿时记忆中的绍兴坊巷,一座台门几户人家,小孩子间亲梅竹马,长者友好融洽的生活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
中交·朗清园,传承绍兴台门的建筑形制,通过“园-宅-院”的规划理念,以木门铜锁、披檐飞屋脊、石材勒脚、马头墙等最纯粹的中式精粹,再融入小桥流水、树影婆娑、坊巷交织的江南礼序,将湖畔雅院的美好向往诗意地铺落在两湖上。
一院之中,是人间的栖居,留住的是风景,更是闲庭生欢。在院子里,中交·朗清园通过前庭后院的「多重院落」营造手笔,无论是春日观江、夏日咏荷,还是秋日赋诗、冬日见雪,形成“上下有天地,前后成独立体系”的围合私谧空间,目之所及细味闲居的美好。
目前,纵观绍兴,值此中交·朗清园一座中式合院藏品,难得湖畔极少墅,成为致献给成功人士的改善终藏。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古往今来,院子始终静落于天地之间,沁藏着独属于国人骨子里向往的生活理想。
中交·朗清园,一席低密亲湖墅居,在过滤了生活的繁冗与喧嚣后,让诗意在此缓缓而来。中交·朗清园湖居风雅生活馆现已开放,建筑面积约136~175㎡精装上下叠墅、建筑面积约180~210㎡江南中式合院恭迎品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