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生工程落实 2019年绍兴交通十大民生实事年终盘点

你好绍兴 2021-01-19 09:21: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推进民生工程落实

【来源:绍兴日报】

【原标题: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推进民生工程落实 ——2019年绍兴交通十大民生实事年终盘点】

【作者:撰文 林佳萍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交通作为基础性、服务性、战略性产业,是兴国之要,更是强国之基。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市区公交优化调整、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老旧营运车辆淘汰、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大会战、运输结构调整等一批民生实事。近一年来,成绩斐然、催人奋进。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27.4亿元,同比增长19.3%,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同比增长51.3%,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道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5.5%,增速排名全省排名前列;水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6.05%,为历年较快增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万标箱,同比增长190.4%……

1

同步推进融杭联甬“十大工程”

优化市区公交线网推进高速公路“撤站”工作  推进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

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启动编制《绍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谋划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同时,借助杭州、宁波“绍兴周”活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契机,与杭甬两地建立起多层面、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多次研究对接彩虹快速路等13条融杭快速路的前期工作,重点加快推进融杭联甬十大交通工程。

目前,杭绍台铁路、杭绍城际铁路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杭州中环柯桥高架段完成EPC招标,计划12月开工建设,地面部分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G235诸暨段完成初步设计技术咨询审查;杭绍甬高速公路规划选址和土地预审已由省自然资源厅受理,两条连接线资金来源已落实,先行段完成施工招标;杭绍台高速总体形象进度至68.4%,3至10标段土建工程全线贯通。

2

优化市区公交线网

按照“区域间快速、区域内便捷、城乡间换乘”的总体思路,聚焦产业集聚区、重点区域以及特色小镇,优化市区公交线网,完成公交线路调整46条次,开行快70路、快5路、快26路等14条快线公交,试运行古城旅游环线,上线6辆复古公交车。新建成稽东公交站、会稽路公交站等公交首末站7个,启动建设2个,推进孙端公交首末站建设,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55个。加快推进公交融杭步伐,开行萧山瓜沥至杨汛桥的740路公交和诸暨临杭产业园至萧山河上的585路公交。

3

推进高速公路“撤站”工作

全市已完成混合车道建设111条、ETC车道建设65条、ETC门架建设54套、入口称重检测设备安装42套,完工率均达100%。全市ETC车辆保有量达105.5万辆,ETC安装率70%。其中,全省排名前列ETC门架在杭金衢高速诸暨段完成吊装;全省排名前列ETC感应支付医院停车场在市妇保院建成投用;全省排名前列汽车客运站ETC停车场项目在新昌上线;嘉绍大桥在全省率先完成取消省界收费站工程的所有建设任务。此外,高铁绍兴北站、绍兴东站停车场ETC改造有望11月底前完成,全市主要旅游景点停车场也将陆续实现ETC化。

4

推进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

全市已消除等外公路90.8公里,提升改造低等级公路364.8公里,完成通自然村、断头路等建设34.6公里,路面维修426.5公里,安防工程204.6公里,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81公里。提前超额完成普通公路服务站(点)建设30个,诸暨市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提前实现“50%以上的区、县(市)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80%以上的乡镇(街道)创建为‘美丽乡村公路乡镇(街道)’”的目标。

提出“交邮+供销”“客运+物流”等新模式,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已完成新改建乡镇运输服务站15个、港湾式停靠站469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个417、更新农村客车396辆。全面落实“路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5000余名。

5

全面推进老旧营运车辆淘汰

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强化达标管理、加强路面执法等7方面举措,全力推进老旧营运车辆淘汰工作。针对老旧营运车辆分布散、规模大等特点,按车辆吨位、购置时间、淘汰期限等指标,梳理出18项淘汰补助标准。全市已淘汰车辆1343辆,发放补助资金1200.4万元,仅用3个月就提前完成年度淘汰任务。同时,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在全市共设立5个淘汰点,方便群众查询信息,实现报废、更新车辆及补助申领“一窗办、便捷办”。

6

严抓重点车辆整治和公路设施提升

以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大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车辆综合治理,提升交通设施标准,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0%以上。全市3831辆工程运输车户籍化率达100%,21755辆中重型货车“三件套”(补盲镜、转弯语音提示器、防卷入防护装置)安装率达99.8%,1901辆“两客一危”、3009辆公交车智能报警装置安装率分别达100%和75.3%。较往年提前6个月完成全市2715处交通事故隐患点段完成整改销号,其中整改省级事故多发点10处,市级事故多发点13处。

7

深化交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一站式网上运行,行政权力运行系统事项入库率、网上办事项实现率、掌上办事项实现率、跑零次事项实现率、材料电子化率均达到“五个100%”,即办率、承诺时限压缩比、网上受理率均大大超过省定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城市智慧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助力项目快审批、快落地。推出“无证明办事”、出租车从业人员“两证合一”、船舶证书“多证联办”、水路运输业务“诚信优先”等举措;推动改革向交通公共服务领域延伸,落实取消小型货车双证、货运站许可、船员服务簿审批等,取消公交老年卡年审制度。

8

常态化打击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

多次联合公安等部门围绕打击非法营运、治理超限超载等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建立联动联勤制度,形成勤查严打长效机制。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总执法案件数17279件,处罚金额5163.2万元,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行为。

分阶段推进省级治超非现场执法示范区创建,提前完成新增非现场执法车道12条;加强高速公路入口“违法失信清单”管理,高速公路货车超限率首次下降至1.59%。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人员账号开通数、开通率和掌上执法应用占比均达100%。

9

狠抓交通领域污染防治

通过绿色交通城市创建交通运输部考核验收,考核总分位居全省排名前列。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88辆,出租车559辆,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78%和215%。提前一年完成100~400总吨货船生活污水柜安装改造,全市24家码头、锚泊服务区完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建设。全力抓好交通工程施工扬尘管控工作。

10

为百家重点货源企业

提供“公转水”定制化方案

开展“百家企业大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和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其中33家企业已有“公转水”意向,涉及货运量超过3567万吨;辖区新订造船舶21艘、新筹建码头企业5家、全市第3家集装箱码头在上虞投入运营,集装箱固定航线增至4条。

水运高质量发展奖励措施纳入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综合奖励力度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已完成港口吞吐量189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3万标箱,同比增长16%和190%;其中货运“公转水”达265万吨,集装箱超过3.4万标箱,已提前完成全年运输结构调整水运目标。

【责编:Z】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