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看城市发展看建设 城市能级的精彩蝶变 嵊州市城市建设综述

你好绍兴 2021-01-19 09:21: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市是区域发展实力和水平的象征,是较大的发展平台。城市能级决定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集聚力。 随着由杭绍台铁路和高速公路、金甬铁路、G527国道等组成的大交通格局逐渐形成,嵊州城市区位优势得到大幅提升;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对嵊州城镇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也让嵊州经济

  城市是区域发展实力和水平的象征,是较大的发展平台。城市能级决定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集聚力。

  随着由杭绍台铁路和高速公路、金甬铁路、G527国道等组成的大交通格局逐渐形成,嵊州城市区位优势得到大幅提升;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对嵊州城镇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也让嵊州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变化看城市,发展看建设。近年来,嵊州城市建设以“三个嵊州”为总纲,结合“三服务”和“招商选资年、平台提升年、作风建设年”三个年工作,践行新型城镇化,深化嵊新协同战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乡面貌整体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精细有序,以更优的布局、更高的品质、更强的能级,走出了一条具有嵊州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道路。

  ——嵊州市城市建设综述

  有人把城乡规划比喻成交响乐的总谱,城市建设项目则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好的音符,必须融合在总谱里才能形成优美的旋律。

  嵊州未来的城乡建设,从发展方向、用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对现行市域总体规划提出了调整需求。同时,城市交通、城镇特色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来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和管控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嵊州市及时开展了市域总规修编工作。

  根据嵊州市域总规,规划期限由现行总规的2006~2020年调整为2015~2035年。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市域总体规划(2015~2035年)就是嵊州未来近20年建设发展的“总谱”。

  嵊州提出了城市性质、规模、城镇体系、城镇开发边界、城市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及各项市级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等,形成了纲要方案。规划中,不仅突出城南新区行政、商务、文化、居住的综合服务中心地位,提出城市组团基层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目标,强化嵊新毗邻区转型升级和开发区城东区块产城融合布局,还提出以保留传统空间格局和肌理为原则,启动“一区一街”旧城老街区改造工作。此外,加快中心镇发展和特色小镇培育的相关规划也列于其中。

  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为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嵊州还编制了《嵊州市高铁新城区域城市设计》,提出“围绕站场,集合铁路、长途客运站、嵊新公交中心、出租车和社会停车场等嵊新交通枢纽区;围绕站前山水景观主轴线和城湖滨水辅轴线形成研发、总部、酒店的站前商务区;以及主要布局在核心区北部的居住区”的高铁新城核心区三大主导功能。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布局高铁经济,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看一座城市的魅力,先看其品位。品位提高了,竞争力、带动力就会增强,城市能级就会相应提升。去年,嵊州又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为主要抓手,制定了《嵊州市跃升城市品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统筹“水系、山体、文化、绿化、道路、节点”等要素,并对农贸、五金等多个行业进行“划行归市”的规划研究,制订清白线、罗小线、嵊松线、上三高速、官河路、嵊州大道、北直街等环境整治方案,致力于城市品质提升、功能完善,谋划未来发展框架。

       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城市规划先行——风物长宜放眼量

  城市品质营造——风景这边独好

  这几天,嵊州市城南新区(三江街道)丽都雅苑小区的城建工人们正忙着小区改造的前期工作,这是嵊州新一轮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小区之一。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工程启动于去年,当年完成旧住宅区提升改造8个,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受益群众4500余户。这也是城市建设系统践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举措之一。

  升级后的特色景观街。

  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不断落地,城市有机更新的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升级。“嵊州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城南大桥、南沿路(三期)全面完成;完成老城区立体停车场2个,市区全年新增停车位5425个,全年完成“三改”面积205.1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6.44%……”说起去年以来的工程建设,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史林祁如数家珍。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城市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优化市区道路交叉口、慢行系统、停车系统,全年新增停车位1000个,着力完善城市交通道路;剡溪江、澄谭江、长乐江三江两岸景观提升、越剧艺校道路及明心岭路延伸段工程将高标准建设完成;人才公寓、天然气门站项目、教育培训中心项目、社会福利中心工程等项目,将成为今年嵊州城市建设中的民生亮点。

  在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正同步完善。根据规划,嵊州在城南新区、高铁新城、丽湖等城市新区设置一定规模的广场绿地,确保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大于90%;市民活动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邻里中心、“10分钟健身圈”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将给市民带来更为完善的区级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就像一个大花园,必须既精致又有格调,走到哪里都有美景。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嵊州从去年秋天开始,在城区实施一路一景特色绿化景观街建设,分批种植乔木1万余株,分布于14条主要城区道路,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响了“排名前列枪”。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今年要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力争明年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丁海鸥说,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剡溪江两岸50公里城市绿道系统和慢行系统,打造现代“唐诗之路”美丽风景线。建成后,不但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也将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场地。

  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遗产的保护,是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内涵、凸显城市魅力的的题中之义。嵊州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着重对城隍坊、孝子坊和东直街、东前街一带的历史街区,进行越乡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特色的改造,破除“千城一面”的状况,精心塑造城市特色和文化风貌。

  城市管理提升——此处润物细无声

  “现在城市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路上垃圾少了,小区环境也大为改善。”嵊州市民李学民一年前在外地做生意,今年回来后,发现不仅是城市面貌更新了,连自己的小区秩序、楼道环境、小区物业等也大有改善。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嵊州全面对照创建考核标准,结合城市现状,突出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垃圾分类、环卫保洁等重点工作,开展“无烟蒂”城市创建,启用环境卫生管理数字监管平台,线上线下双重管理,可机械化清扫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实现市区环卫常态化和智能化。同步开展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针对市区绿化覆盖率不足、绿化管养水平不高等薄弱环节,嵊州市建设部门一抓现有的剡湖公园、鹿山公园、艇湖森林公园等绿地提档升级,二抓市区路网绿化,以旧城改造为契机,官河路彩化为样板,对嵊州大道、北直街等城区道路绿化进行全面提升,造就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绿化带和景观路,并充分利用智慧城管,实现养护职能的动态管理,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精细到位。这些举措,让城市更具颜值、内涵和气质。

  数字化时代,城市管理必须更加注重智慧水平。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为契机,嵊州市智慧城管体系已将五大中心镇和5个乡纳入监管范围,监管面积达到47.6平方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综合环境。今年,嵊州将启动智慧城管(二期)项目建设,完成5个高空视频监管系统以及部分智能化示范小区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智慧城管的信息大融合。

  提升城市品质,既要做好城市的“管理员”,也要当好“店小二”。嵊州深入推进施工图联合审查、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和联合踏勘等改革,顺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试点改革工作,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事项从18项减少到7项,并在省内率先探索开展工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承诺﹢预许可”模式,为建设单位缩短审批时间20天。

  此外,随着房地产企业的不断壮大,为更好服务企业,嵊州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提供市场供应、消费、补贴、平台等相关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嵊州将继续加大政府奖励力度,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1.规划建设剡溪江两岸50公里城市绿道系统和慢行系统,打造现代“唐诗之路”美丽风景线。

  2.开展城南新区绿地提标改造建设,完成总面积约200亩集科研、观赏于一体的白沙地苗圃建设。

  3.对鹿山公园、东南路、长春路、一景路、双塔路、浦南大道等现有公园及主要道路绿化进行提质升级。

  4.投资2000万元,优化市区道路交叉口、慢行系统、城区停车系统,全年新增停车位1000个,减小城区通行压力。

  5.完成官河南路、环城南路“白改黑”,完成罗小线两侧景观提升工程,打通南沿路。

  6.剡溪江、澄谭江、长乐江三江两岸景观提升、越剧艺校道路及明心岭路延伸段工程收官。

  7.总投资约1亿元,按照3年10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争取2019年完成旧住宅区提升改造约30万平方米。

  8.全力推进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确保2019年正式投入运行,12月底前完成垃圾焚烧项目建设。

  9.完成总投资约3.47亿元的人才公寓建设工程。

  10.启动智慧城管二期工程建设,完成5个高空视频监管系统以及部分智能化示范小区建设。

  2019城建

  十大实事

  城乡协调发展——望山见水记乡愁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我们镇变得既古色古香,又有现代气息。”石璜镇居民王权说,集镇现在干净整洁,尤其到了晚上非常美丽,乡亲们到公园散散步,十分惬意。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在过去的一年里,嵊州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嵊州参加达标创建的22个小城镇全部通过省组织的考核验收,其中有10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乡镇,数量居绍兴市排名前列,全省先进。嵊州全市各乡镇突出地域特色,纲举目张地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既有“创业长乐、电机小镇”“始宁三界、港湾小镇”的产镇融合,也有“茶香贵门、人文小镇”“云上通源、漫游小镇”的人文情怀。

  在小城镇环境整治中,通过开展环境卫生、穿镇公路“道乱占”“车乱开”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集中整治背街小巷乱象;通过卫生乡镇、文明集镇创建、垃圾分类、危旧房治理、智慧城管等工作,常态整治和行为养成有机结合,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既是一张经济报表,又是一张生态报表,更是一张民生报表。嵊州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前,整治效果已经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嵊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俞铮表示。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今年嵊州围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19项任务30个项目,结合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等工作,全域抓整治,全域搞提升,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开展“回头看”,对达标乡镇的长效管理进行定期联合督查并通报,防止线乱拉、车乱停、道乱占等问题反弹,同时,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服务平台,开展“五位一体”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格局和胸襟。近年来,嵊州以“三服务”工作和“三个年”建设为统领,以规划引领、品质提升、精细管理为出发点,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深化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使这座拥有两千年建县史的城市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风情,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本文图片或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支持: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  阎益丰律师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9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